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 > 工作动态 > 详情

汪鸣:抗疫助推物流组织形态提升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3日18:13 中物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

——在“中物联全国数字化仓库企业试点推广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线上座谈会的讲话

汪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


很多企业战斗在抗疫第一线,我在这里,首先对在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敬意!我今天就想讲一个主题:物流形态的升级。为什么讲这样一个观点呢?我想有几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我们这次在抗击疫情当中,我们的物流能力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我们却出现了货物进不了湖北,进不了武汉,进去了以后又分发不了。实际上这里边我们最大的短板就在于我们已经形成的物流管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在此抗疫过程中,却没有办法使用。所以它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一个技术应用场景问题,更多的是技术应用场景下,企业协同的问题。所以这次协同,做得不好,反过来也映衬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很清晰的,就是实现技术和业务的高度协同。而不是技术的人搞技术,业务的人搞业务,技术的人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还需要业务的人员帮忙,所以要改变技术和业务协同的生态。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怎么样来实现设施企业在生态环境下应对各种应急的事件?

第二,这次疫情开始以后,很快就在武汉周边和湖北建了五个转运中心,由转运中心实现管控地区和非管控地区之间的一个对接,我觉得这是非常具有技术价值,具有政策价值的。我们实际上做数字化仓库,就是来做这种对接所需要的技术手段。这次在湖北设立的五个转型中心的管理经验、做法,我觉得值得上升到技术业务协同政策层面上来做推广和应用。

第三,我们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定会进行产业布局的重构。其实,重构早在五到八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它在没有成为社会产业发展主流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太多关注。武汉就是产业重构的重镇,这几年武汉也好、湖北也好,它们近十年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现代化产生的强大国内市场和超级的经济规模,正在改变我们的产业布局版图。在产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在简单的基础上来进行重塑,而应该通过智慧物流,通过数字仓库来进行原材料衍生品在空间物流组织上的再造。这次疫情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应该把这个经验和政策效应发挥出来。

第四,正是因为产业布局的重构,我们需要对运输物流网络进行重构,对组织形态进行创新。而物流运输网络重构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就是数字化技术,尤其是位于节点的数字仓库技术、智慧物流园区技术,以及前年底推出来的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我们怎么样把目前全国规划的212个国家物流枢纽作为我们智慧物流和数字化仓库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由国家政策的力量推动它的加速发展,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第五,怎么样在技术和业务协同当中实现运输和物流效率的提升?需要通过技术、业态、模式三个方面的创新,需要技术有效的嵌套到效率提升当中去来发挥作用。我们研究技术的人,也应该向着研究技术的应用、不同区域的场景协同的方向去发展。我们也要改变过去的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方式,原来的技术和业务之间,我觉得联系不够紧密,这也是我们国家创新当中的一个短板,我们老是需要转换才能形成生产力,我们更需要探索直接跟生产力提升结合的方式,要从效率的提升,入手做这项工作。

第六,政策推动在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方面,效果还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需要在政策制定的机理方面做出调整,要从协同,特别是技术和业务场、物流网络构建的协同方面去制定政策,而不是各个部门搞各自的政策,最后合在一起。其实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物流最大的问题就是协同不够,供货的人不知道需求在哪里,需求者不知道货在哪里,货运到了武汉,又不知道库存有多少,该往哪里去发等。知道该往哪里发了,物流企业在哪里也不知道。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协同不够造成的,所以我们在政策上要改变现在的模式,向着多部门协同,向着能够营造全新、高效的物流生态方面去转型。

责任编辑:中物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